你或许在音乐App的热门歌单里刷到过它,也可能在汉服同好会的活动现场听过它的旋律——《仙梦九歌》这个带着水墨气息的名字,正在悄悄浸润着年轻人的文化生活。咱们今天不聊阳春白雪,就说说这曲子里藏着的人间烟火。
当楚辞遇上电子合成器
这事儿得从三年前武汉音乐学院那场毕业展演说起。几个穿破洞牛仔裤的学生,把编钟采样和电子鼓点混在一起,台下老教授扶了扶眼镜:“这不是《九歌》里的‘青云衣兮白霓裳’吗?怎么听着像在夜店跳舞?”
- 2021年:初创团队收集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音源
- 2022年春:尝试将巫山神女传说融入Dubstep节奏型
- 2023年元旦:完整版在B站发布,播放量48小时破百万
藏在五声音阶里的黑科技
制作人老张有句口头禅:“咱们的合成器得会背《离骚》。”他们开发的“楚辞音色包”,真的能根据诗词平仄自动生成旋律线条。你对着话筒念“心飞扬兮浩荡”
传统元素 | 现代技术 | 碰撞效果 |
曾侯乙编钟 | 空间音频技术 | 戴上耳机像站在编钟阵列中央 |
巫傩吟唱 | 声码器处理 | 祭司的祷告变成了星际穿越BGM |
竹简刮擦声 | ASMR采样 | 三千年前的文书有了助眠功能 |
二次元社群的意外狂欢
谁也没想到,最先玩嗨的是动漫圈。成都ComiCup漫展上,有个“湘夫人”COSER踩着音乐跳宅舞,飘带甩出去的弧度刚好卡在古筝轮指的音节上。网易云评论区热评第一写着:“建议申遗,但别让韩国人听见。”
老人家们怎么说?
楚文化研究会的李教授倒是看得开:“我爷爷那辈人听戏曲,我爸听邓丽君,现在年轻人把编钟玩出电音,挺好。”他正在用《仙梦九歌》当手机铃声,就是总在学术会议中途突然响起有点尴尬。
菜市场里的文化复兴
最有趣的画面出现在汉口的老街区。卖藕汤的阿婆跟着蓝牙音箱哼“思夫君兮太息”
夜色渐深,江滩边的露天KTV又传来那熟悉的旋律。穿汉服的小姑娘和穿篮球背心的小伙儿共用个话筒,跑调跑得理直气壮:“长无绝兮终古——”江风把歌声吹散在轮渡的汽笛声里,对岸写字楼的霓虹灯刚好亮成一片星河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火柴人英雄联盟:创意碰撞下的游戏盛宴
2025-08-14 16:05:47冬日梅雪之美:古韵与现代赏梅智慧
2025-07-22 14:50:27《模拟城市建设》现代艺术公园玩法详解与加速器推荐
2025-03-19 19:42:02冷兵器与现代武器美学解析
2025-08-08 16:24:13都市天际线:花丛与商务公园的现代城市景观典范
2025-05-05 08:20:51